目前冷库建筑的建造方式主要有三种形式:一是采用砌块和钢筋混凝土结构加保温建造的土建冷库;二是轻钢结构加装配式冷库型式;三是土建或钢混结构加装配式冷库型式。
●土建结构
主流建造类型,技术在与时俱进。
土建冷库有单层和多层之分,单层冷库多采用梁板式结构,多层冷库则采用无梁楼盖结构形式。冷库的墙、柱、楼板等主体采用砌块、钢筋混凝土结构,冷库墙体内侧粘贴保温层,保温层两侧需做防潮隔汽层,内侧再做土建防护层。土建冷库的围护结构属重型结构,热惰性较大,受外界空气温度及太阳辐射引起的温度波动较小,库温较稳定。
土建冷库的优点是节能、坚固、承重高、防火和耐久性好;缺点是施工工期较长,自重较重,地质条件要求高,冷库内柱子较多,影响货物堆放,降低了冷库的有效使用容积。
我国现有的冷库中,建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前期的多层土建式冷藏库占大多数,以上海市为例,若按容量计算,土建式冷库要占全市冷藏库容量的82.41%;若按座数统计,土建式要占总座数的86.13%。
●钢架结构+保温板
投资少优势多,目前正大量推广。
轻钢结构的发展和现代物流的需要,促进了大柱网、大跨度钢结构装配式冷库迅猛发展,我国从2000年开始对钢架结构冷库进行大规模推广。
钢架结构冷库承重采用钢柱、钢梁等轻型钢结构形式,保温采用预制库板现场拼接。轻钢结构与保温板之间,有两种结构形式:一种是外结构,另一种是内结构。轻钢承重结构在保温板的外侧,称为外结构,反之为内结构,外结构比内结构用钢量少。
钢架结构冷库美观,大小、高低皆可调节,建设周期短,库内规整,可实现自动化处理。劣势在于,钢结构冷库经常风吹雨淋,加上人员管理不到位,年久会出现腐蚀、掉皮等问题,特别是沿海城市,台风、海水可加剧腐蚀。再加上室外阳光照射,对冷库内温度有影响,频繁启动,耗能、耗部件,同时还要注意接缝处漏水问题。
近几年,钢材市场不景气,钢架结构冷库投资要少于土建,再加上各种优势聚集,因此迎来了发展高潮。
●土建+钢建结合体
土建与钢建优势并具,未来主流建造方式。
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制冷行业的发展,新的冷库建造方式备受关注。比如土建与钢建结合体,以全新的建筑理念即标准化、模块化、工厂化等替代了原有冷库类建筑的建造模式及运营方式。这种结合体冷库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,建筑规模也越来越大,目前已成为世界冷藏业发展的总趋势,具有远大的发展前途。
结合体冷库具有很多优点,比如美观、保温隔热、可塑性强。夹芯板及外围护结构有多达数十种可选颜色,可配合任何风格建筑物的需要,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。
冷库保温设计主要是为了阻止外界的热量渗入到冷库内,除了制冷系统设计外,隔热设计是冷库的生命。冷库围护结构、保温层的传热量占冷库总热负荷的20%~35%,所以减少围护结构的热负荷可以达到节能的目的。冷库通过围护结构的耗冷量与围护结构单位热流量成正比。
要降低围护结构单位热流量,一是选择热导率小的保温材料,二是增加保温层的厚度。而厚度又不宜太厚,否则会出现增加建造成本和减少使用空间等问题。因此,要在合适的厚度范围内选取保温材料。隔热材料的选择上,应考虑其导热系数小、吸湿性小之外,还应考虑造价。80年代以前,冷库常用的隔热材料有稻壳、软木、炉渣和膨胀珍珠岩等,80年代后,新型保温材料迅速发展,岩棉、YT保温材料、聚苯乙烯泡沫塑料(EPS、XPS)和聚氨酯泡沫塑料等越来越广泛使用,施工方法也多种多样。下面是冷库建造常用的三种保温材料介绍:
聚苯乙烯泡沫塑料(EPS)
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的导热系数低,吸水性较高,但因其价格低廉,保温性能相对较好,是目前用得较多的保温材料之一。用这种材料制成的复合夹芯板已被广泛应用于现代冷库中,特别是高温冷藏库中。
挤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(XPS)
挤塑聚苯乙烯具有致密的表层及闭孔结构内层,其导热系数大大低于同厚度的聚苯乙烯,具有更好的保温性能;由于其内层的闭孔结构,其抗湿性较好,在潮湿的环境中仍能保持良好的隔热性能。挤塑聚苯乙烯具有独特的坚硬紧密的晶体结构,它的抗压强度高、抗水蒸汽渗透性能强,性能稳定,使用年限持久,因此,被国际上认为是用于冷库隔热工程中的理想材料;因其压缩强度高,价格适中等优点,目前是我国冷库地坪保温材料的首选。
聚氨酯泡沫塑料(PU)
聚氨酯泡沫塑料的气泡结构属于闭孔泡沫材料,几乎全部不连通,在常温下,其静态吸水率很低。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因其导热系数小、吸水率低、压缩强度大、耐久性能高等优点,而成为冷库保温材料的首选。缺点是材料价格相对较高,聚氨酯用于冷库保温,有聚氨酯现场喷发和聚氨酯夹芯保温板两种形式。